旅游业如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的旅游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江旅游(002033,股吧)发展的历史脉络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交汇区,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美丽、神奇、和谐、富饶、开放,这些特点决定了丽江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旅游已发展成为丽江的一项优势和先导产业。回顾丽江旅游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等三个阶段,对丽江旅游各阶段重要事件的回顾与分析,使我们粗略地掌握递进发展的梗概历程,有利于增强对整体丽江旅游的认识、定性和把握。
推荐阅读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一)探索阶段(1981—1990年)。这个阶段,是丽江旅游的初始阶段,其特点是旅游地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游客。但由于丽江在海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1985年国家取消外籍人士进入丽江的限制后,零零星星的国外背包客苦苦追寻着《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洛克著,美籍奥地利人)和《被遗忘的王国》(顾彼得著,俄裔作家)的精彩故事,不远万里前来丽江寻梦,重温古老王国的迷人魅力。当时,丽江尚没有特别的旅游设施,旅游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本没有因旅游而发生变化。
(二)参与阶段(1990—1994年)。这个阶段,旅游者人次逐渐增多,国外旅客比例依旧较高,旅游的规律性逐渐显现,一些本地居民开始陆续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单的接待设施,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旅游淡旺季逐渐清晰,一些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变化而调整了原先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有组织的旅游活动随之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进一步看好。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开始明确地将发展旅游业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逐步设立了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旅游设施和交通建设逐步改善。
(三)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根据丽江的旅游实际,发展阶段又可以分成四个小的阶段。第一,快速发展阶段(1994—1999年)。这个阶段,旅游接待人次从1994年的21.7万人次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280.4万人次,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特别是在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1996年丽江“2?3”地震恢复重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发展契机的带动下,一个日益成熟、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食宿设施逐渐被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设施所取代,旅游地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巩固发展阶段(1999—2003年)。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受为期半年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超前消费了部分潜在游客)和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旅游业被迫停业整顿)影响,丽江旅游的快速发展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此期间,丽江旅游从1999年的280.4万人次增加到2004年的360.2万人次,年均仅增长5.5%。但与世博会后昆明及省内其他多数旅游地州相继出现的客源明显减少,几年后才又恢复到节前水平和国内几乎所有旅游城市受“非典”影响而出现的“2003年旅游大滑坡”现象相比,丽江旅游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丽江旅游拥有的强大生命力。
第三,提质增效发展阶段(2004—2008年)。这个阶段,丽江旅游在注重“量”的扩大的同时,还强调了要加强“质”的提升,提出了增加旅游对财政贡献率等的发展思路,旅游接待人次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从2004年的360.2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625.5万人次,特别是海外游客从9.2万人次迅速增加到了46.6万人次,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跃升。旅游业的接待规模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城市有了更加界线分明的旅游、娱乐、商业区,之前建成的旅游设施逐步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硬件建设被更大容量、更上档次和更现代化的设施所取代。第四,转型升级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在此阶段,丽江在2004年前后就提出了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旅游业二次创业”发展思路,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旅游转型升级的初步探索。2008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转型升级”作为国家全行业性的发展战略。根据会议精神,结合丽江旅游的实际,丽江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和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六个转变”。
附图一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收入
附图二
二、丽江旅游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多年来,丽江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立足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丽江特色的旅游发展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健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建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条件日益便捷;旅游城市面貌、城市宜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截至2009年底,丽江有1500户旅游基本单位,占全省总量的13%;有27家旅行社,其中有9家国际旅行社;有星级酒店208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13家;全市有6家旅游汽车公司,600多辆旅游车;有29家旅游购物会员商店;有22个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5A级1个,4A级4个;有注册导游5679人,其中语种导游188人,实际从事导游工作约3000人左右。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员工约4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超过10万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53亿元,增长13.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8%,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今年1至9月,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56.43万人次,同比增长17.49%,旅游业总收入7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8%。
(二)丽江形象深入人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旅游业的发展,使一度“藏在深山人未知”的丽江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丽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十多年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道路上,丽江相继获得了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打造出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极富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青年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品牌城市荣誉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几十项殊荣。2008年,丽江市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当前,丽江正紧锣密鼓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