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丽江6月14日专电(记者秦晴)12年,是一个轮回,更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赞叹于云南丽江古城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美轮美奂时,却不曾想到12年前,它曾遭受过地震的袭击,一时间残垣断壁,容颜失色。
1996年2月3日,震中位于丽江市的里氏7.0级大地震,使这座始建于南宋、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边疆古城遭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古城的大部分房子倒塌受损,死伤人数达16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亿元。
更令人痛心的是,当时的丽江古城正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阶段!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丽江人措手不及,“当时大家都很绝望,也曾有人建议完全推翻重建古城。专家来考察后,觉得古城的基本格局并未受到破坏,恢复原貌还有机会……很幸运,我们选择了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重建方针,并借此契机将原来部分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拆迁改造,提升古城基础设施水平和历史文化内涵,使古城完好保存下来,并成为当今的世界名城之一。”丽江市建设局局长年继伟介绍,丽江市位于地震频繁活动区域,因此当地政府在重建过程中专门针对房屋防震进行了相应建筑处理,为这座著名的古城加大了防震保险系数。
1997年,丽江市成功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它以独特的古建筑群落韵味和巨大的民族文化魅力逐渐被世界所共知,被誉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丽江古城格外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
“我们享受这份荣誉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更知道肩负一辈子保护的责任。”谈到保护问题,“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和仕勇苦恼中溢满甜蜜。据介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为了保存古城的风貌,改善古城居民的居住环境,丽江市决定将古城里的机关和企业搬迁出来,仅此一项,当时财政收支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就投资了1.6亿元。为了维持古城居民的稳定,政府又多方筹集资金,投入200万元发放古城居民生活补助,并对172户、145院古城民居进行修缮……
大力度的保护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2002年,丽江市政府与昆明鼎业集团达成协议,确定了“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合作项目,由该集团投资5亿元,对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郊的白沙乡束河行政村13平方公里地域进行保护和开发。首先是维持束河村“世界遗产”核心区范围内的古镇村落的原貌,决不开发,由企业把核心区的土地一次性购买,又免费分给村民无偿耕作,禁止建盖房屋或挪作他用。其次在古镇核心区外建立了一个与古遗址风格相似的新区,用新区开发的盈利补偿老区。束河人用这种方式,传承着春耕秋收,传承着田园牧歌,传承着浣衣炊烟……如今,这里已被称为“束河模式”的“都市田园”。
在丽江古城的“LAMU”咖啡屋,新加坡游客刘家良要了杯越南咖啡,边上网边打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游客。刘家良告诉记者,第一次来丽江时住的客栈没有暖气,没有上网宽带,甚至没有24小时的热水,排水系统也不够好。“那时候我觉得这里好落后,而现在的古城原貌没有太大变化,而生活设施却什么都有了,谁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