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更深层次地体现为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云贵旅游地理 [云南]龙周雅妮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更深层次地体现为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云南的优势文化资源
(一)云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的古滇文化、魏晋到唐中叶的文化、宋中叶至元初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
(二)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中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51个。云南也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里生活的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的特有民族。云南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每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独特的民族资源,独特、浓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其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25个世居少数民族积累了宝贵了民族文化资源。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片富矿区,其蕴涵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云南的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一)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在中央做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策时,云南省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了“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重塑了巾场主体,加强了文化体制改革,力求做强、做大文化品牌。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凭借其优势的民族文化,打造了“印象云南”、“丽江古城”、“大理古城”、“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等品牌文化,通过文化又带动了旅游、影视、教育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战略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民族文化变弱、变异和消失。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形态共生带。民族与历史的交融,与地域的结合,形成了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未来5年,云南省计划投入17.7亿元用于保护民族文化,共安排重大项目13个,内容涉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示范点建设、民族文物古籍抢救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库建设、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云南民族博物馆改造提升、世居民族博物馆(传习馆、所)建设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少数民族文化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变弱、变异和消失。
2、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需求不适应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基础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给予的载体,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基层、农村、偏远的农牧区受经济发展水牛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远远不能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人才匮乏,文化传承人出现断层
一是,云南省的民族文化人才队伍严重萎缩,文化、文艺专业队伍人才匮乏、梯队断档:二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出现断层的情况。民族民间老艺人、传承人消逝后,年轻一代的艺人还难以担负起传承重任。
三、云南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议
(一)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保留民族文化特色
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必须首先保护、传承好民族资源。保留民族文化的特色,不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成商品化、价值取向退化和开化的民族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就要解决好民族文化异化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把民族文化的“本真”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推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对那些价值较高、濒临灭失的民族文化应尽快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或国家级保护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并通过录音录像、整理出版和进行传承教学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
(二)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保证
一是,破除政策限制、加大对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对民族人才队伍的培训,对民族人才的建设给予政策倾斜,为民族队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政府部门应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给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创造条件,提供经费、场地、带徒等支持,为传承活动和人培养提供资助。
(三)加强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族地区特别是基层民族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建立文化馆站等活动场所的应当及时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图书。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保障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转,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实施文化发展战略
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可带动旅游、影视、服装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文化政绩观,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
(五)坚持品牌战略,用品牌带动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GDP增幅多年来处在全国的末位,但文化产业有望进入全国的的前位,靠的是“文化先导战略”。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率先突破。民族文化不仅正在云南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新经济”,而且对云南经济产生了强大的“反哺力”。文化与经济的联姻,是“云南文化现象”的又一显著特征。云南省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会展、演绎、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体育、文化休闲与娱乐、珠宝文化、茶叶文化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并在品牌战略发展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云南映象》《梦幻腾冲》《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优秀文化产品与旅游业的结合,赢得了观众,也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据文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