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丽江旅游,观看《印象·丽江》之前,导游会说,看完这个演出,没有人是不流着眼泪出来的。来自太原的游客王先生不信,但是等他看完演出,特别是当结束曲《回家》的音乐响起,王先生泪流满面了,“这是一种直达内心最深处的震撼,让人无法不感动”。
从2006年7月23日开始公演到今年6月30日,《印象·丽江》共计演出5116场,接待观众达880余万人次。七年时间,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实景演出,让数百万人为它流泪。“流泪效应”的最直接结果是,截至今年6月30日,《印象·丽江》的销售收入近10个亿,缴税9000多万元。仅去年一年的销售收入,便超过了2亿元。
七年之痒,这一规律却并未在《印象·丽江》身上显现。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6日,当天观看《印象·丽江》的人数高达9500人,演出场次达到了4场。而这样每天演三四场的情况,这两年越来越稀松平常。
是什么让《印象·丽江》火成这样?
雪山在“看”他们演出。供图
气势宏大、浑然天成的舞台。供图
有“名”
当大牌遇上大牌
有人说,《印象·丽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这三名国际知名人士担任导演。的确,《印象·丽江》还未公演,便因为张艺谋的出场,博尽了媒体尤其是娱乐媒体的眼球。
《印象·丽江》是张艺谋继《印象·刘三姐》之后的第二“印象”。在谋划《印象·丽江》的2006年,丽江的旅游已经如日中天,而当时,丽江又一文化品牌《丽水金沙》已经演得风生水起。
与《印象·刘三姐》不同的是,张艺谋将《印象·丽江》安排在白天演出。当初作出这一决定时,张艺谋也坦承这是“最大的挑战”。“白天是裸露的,很难去掩饰真实的瑕疵,但后来我们经过反复磋商,认为这是一种新尝试,我们想尽量保持演出的原始感觉。观众在宽广的舞台上,打破了过去在夜间看演出的习惯,蓝天、白云、雪山和巨大的岩石,非常生猛,观众因此会很震撼,观众的感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除张艺谋外,王潮歌、樊跃也是《印象·丽江》的总导演。这两个人,一个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一个是中国最有创新精神的舞台剧导演和舞美设计师,他们的加盟,让《印象·丽江》还未开演便给了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东看来,《印象·丽江》之所以成功,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品牌的强强联合,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在国际上是个大品牌,丽江的文化也是一个大的品牌。“有了大牌的导演,还得要有大牌的题材,两者结合,催生了《印象·丽江》。” 张艺谋在谈及《印象·丽江》时也曾直言:“最重要的是丽江的民族文化给了我们很大的气魄来做这个尝试。”
有“实”
真实且干净,抓住了观众的心
“看《印象·丽江》,带走丽江印象,而且是最真实、最干净的丽江印象。”一名游客如此总结《印象·丽江》。因为真实,所以感动;因为干净,所以让人难以忘记。而这,也正是人们从喧嚣的都市来到丽江最希望看到的东西。
《印象·丽江》把舞台搭建在海拔3100米的玉龙雪山脚下,没有华美的幕布背景,没有绚丽的灯光音响,蓝天为幕,大地作台,背景是纯洁的玉龙雪山,舞台是土石堆砌的平台和山道,观众席也是用水泥和石块砌成的一个个石礅,道具是普普通通的马鞍、背篓、方桌、酒坛等等,简单,干净。
“我们是农民,我们是演员,我们是少数民族,我们是大明星……”500名来自附近16个村寨、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男女集合,大声喊出《印象·丽江》的开篇台词。他们昨天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里刨食吃的农民,今天却是登台亮相、大展拳脚的舞蹈演员。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美、纯朴的美、豪放的美和野性的美。
有路子
把节目当成一个景点来营销
有了好的内容,如何在短期内让大众广泛接受?
在推向市场之初,《印象·丽江》至少面临三重压力:一是《印象·刘三姐》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随后推出的印象系列已很难再现轰动效应;二是《印象·丽江》与丽江的另一台经典演出《丽水金沙》存在客源竞争关系;三是云南旅行社行业低价竞争严重,景区在渠道方面没有市场话语权。事实上,《印象·丽江》在2006年下半年,遭遇了相当大的市场困难。人气最惨淡的时候,500名演员的大型实景演出,现场只有8名观众。
随后,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对运营流程、市场策略和演员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制定了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把《印象·丽江》作为一个游客必去的景点景区来营销,而不像其他演艺节目,仅仅只是游客在休闲时间的一个娱乐项目。
“游客来到雪山脚下,坐索道有很长一段时间要等候,这段时间游客干什么?刚好,可以看《印象·丽江》。此外,玉龙雪山景区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但展示民族文化的演艺还是比较欠缺,《印象·丽江》正好也填补了这个空缺,让景区旅游更加多样化。”郭建东说,云南各大景区的客源80%是团队,而团队客源实际上被地接旅行社所掌握。成为游客在空窗期必去的一个“景点”后,公司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合作,《印象·丽江》在短期内赢得了广泛的客源。